「誰在配合中國打認知戰,擾亂民心,叫囂要把沒威脅性的飛彈打下來」;例如鐵穹會判定有威脅的飛彈,進行攔阻,其餘讓它落在無人的空曠處 20220806
會自動計算出一些沒有威脅的火箭彈,讓它落在空曠處,只攔截威脅大的火箭彈
杜承哲醫師:
徐900議員的老公劉先生,也跟著造謠。
從國防部提供的資料的圖來看就非常清楚,直直上天、飛向外太空的打法,沒有接近首都圈的可能,也沒有攔截系統(包含以色列鐵穹)會去浪費錢和時間攔截它。
如果匪徒對空鳴槍,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他沒還準備好面對重傷與致死的刑責,但是想先嚇嚇大家。如果大家這樣就乖乖配合,他就省下很多功夫了。
仔細看,在台灣那些人在配合炒作、放大大家的恐懼?那他就是匪徒的一份子。
蔡依橙:
為什麼中國說 16、臺灣說 11、日本說 9?這篇說明可參考。
日本畫出彈道圖當然很酷,但相對的,中國就能因此知道,日本的偵測死角是什麼?漏掉的那 2 顆為什麼看不到。
這樣的資訊,對於下次攻擊日本時,就有些許優勢,在你的偵測死角,多噴幾顆過去。
而中國更要煩惱的是,那 5 顆美國台灣日本都沒看見的,到底怎麼了?
實際掉到哪邊?在哪邊爆炸?是要去哪個鄉鎮維穩?還是要撫卹多少解放軍?還是根本沒發射,是基層為了掩蓋品質不良、預算貪汙、零件盜賣,做的假帳?
「我獲得的答案是: 台灣才是正確的。我們的數字與美國相同。
日本沒看到的2枚,有的是幾乎同時發射、同彈道的,也有死角的問題。
台灣在這方面的能力,應該是世界第一,我是說偵測中國導彈而言。原因當然很簡單,因為我們有「那個」。
即然如此,台灣為何不詳細公布細節,昭告各方?
這是我們的生死大事,我們掌握到什麼?掌握到多少?不用讓敵人知道太多吧!」
王立第二戰研所:
昨天真是軍事評論家最黑暗的一日,你期待「哥吉拉大戰金剛」,結果上演「動物園員工穿恐龍裝對猴子比耶」。
雖然軍演還沒結束,不過若沒打算升高局勢,應該就這樣了。
今天做點圖像化科普,便於完全不懂的人去理解
圖片依序
1. 彈道飛彈飛行狀況,通常會進入太空,一般認為太空邊界在100km高。
2. 飛越台灣上空,依目前國際默契,領空不會延伸到太空,不然中國衛星天天飛越,豈不是日日侵犯我國主權。從圖片可看到,台灣擁有的愛國者3並非用在中段太空攔截,就算有可打衛星的標準3型飛彈,也沒必要。
3. 攻擊台灣彈道飛彈,攔截點如圖,這才是正常的用途,確定攻擊我國,才有必要攔截。
再說,一枚愛國者要5千萬,中國此次發射東風系列,便宜款的造價不到台幣2千萬,算帳也知道看戲就好。其次,每次飛彈發射,都可以提供觀測者數據,發射越多大家知道越多,有免費的敵國數據蒐集機會,要在心裡默念謝謝。
別理會找架吵的
有攔截 - 拿高價打低價浪費稅金
沒攔截 - 買武器不用浪費稅金
這不是雙刀論證,單純找碴而已。
胡傑彥:
新聞標題翻譯
戴資穎不攔截界外球
網譏: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