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 Battlefield 1942 [星期五.寧靜日] 地圖 : '''巴巴羅薩行動''''(德國) 片段 整個回合戰鬥完整版 [下午16:20pm-下午16:30pm](Desk
Battlefield 1942 2022 07 01 16 20 34 01
日期:1941年6月22日-1941年12月5日(5個月1周又6天)
地點:東歐及北歐
巴巴羅薩行動(德語:Unternehmen Barbaross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入侵蘇聯所使用的作戰代號[19][20],整場行動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其名稱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巴巴羅薩作戰自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同年12月間德軍在莫斯科門戶被蘇軍打退以失敗告終,但蘇德戰爭一直要到1945年5月蘇聯佔領柏林才算正式結束
作戰原本的計劃是要快速攻克蘇聯的西方領土,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戰線(AA戰線)為止。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裏,德軍繼續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最後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21],這場作戰的受挫可以說是阿道夫·希特拉和第三帝國命運的轉捩點。最重要的是,巴巴羅薩作戰的失敗開啟了長達數年的蘇德戰爭,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22],數千萬人因此罹難
希特拉早在《我的奮鬥》一書裏就透露出侵略蘇聯的意圖,在書中他清楚表示德國人民必須追求所謂的「生存空間」:亦即土地和原料,而這個生存空間應該能在東歐找到。納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羅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應該加以殺害、驅逐出境、或奴役之,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屬於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應該讓給德國人民居住。計劃中這些地區的都市人口會經由飢荒加以徹底滅絕,以剩餘的農產品養活德國人,並改由德國人居住[23][24],儘管希特拉也說德國會與那些願意支持他們的俄國人「一同合作」[25]。德國的意識形態理論家阿爾弗雷德·羅森堡認為斯拉夫民族也是屬於雅利安人種,提出建議應該將攻克的蘇聯領土依照以下形式劃分行政區
在德國和蘇聯於1939年聯手侵吞波蘭之前,兩國便簽訂了《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表面上這是一個互不侵犯的條約,藉由分割波蘭等國家來劃分德蘇兩國的邊界,在條約中波羅的海3國乃至芬蘭被劃分為蘇聯的「影響範圍」[28][29],這個條約震驚了全世界[30],因為兩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彼此抱持敵意,而且兩國的意識形態也完全相反。由於這項條約,納粹德國和蘇聯之間展開了大量的外交關係和貿易,蘇聯提供石油和原料給德國[31],而德國則提供高科技給蘇聯。儘管這項條約的簽訂,兩國仍然對彼此的一舉一動抱持強烈猜疑心,不久後這段短暫的和平關係便以戰爭的徹底爆發告終。
希特拉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剝削當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簽訂這項條約只是為了短暫的方便。再加上希特拉和史達林兩人都對攻克領土抱有極大野心,而雙方的意識形態差距則導致最終的衝突爆發。史達林在國際上的惡劣名譽給了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理由,同時也增加了德國對於勝利的信心。在1930年代後期史達林在大清洗裏殺害和囚禁了數百萬計的人民,包括大量具備經驗和能力的蘇軍軍官和戰略家,導致紅軍的戰力和領導力大為衰退。納粹也不斷的宣傳蘇聯政權的殘暴,並且瞄準斯拉夫民族作為主要宣傳對象。
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是導致蘇德分裂的最後因素,在德國於意大利和日本簽訂條約之後,蘇聯也表示希望成為軸心國的一部分[32]。在經過兩天於1940年11月12日—11月14日在柏林的商議後,德國正式向蘇聯提出了加入軸心國的條件,而蘇聯則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從此德國沒有再進行回覆[33][34]。隨着蘇聯加入軸心國的前景越來越小,兩國在東歐的利益衝突也日漸明顯,儘管他們在1941年1月還會針對邊界和貿易上做出一次小的協定,然而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結果:整場巴巴羅薩作戰在11月開始的莫斯科戰役中達到最高潮,儘管負責進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飽受秋季泥濘所造成的補給短缺之苦,仍被下令繼續進攻;德軍的進展在1941年12月初達到極限,前鋒部隊已經推進至莫斯科市郊,甚至見到了克里姆林宮的螺旋狀尖塔。然而這時史達林手上仍保有數十萬從西伯利亞前來支援的部隊,這些部隊擁有良好的冬季裝備和補給,還有大量可以武裝成民兵的青年人,很快便將逼近莫斯科的德軍全數擊退,並在接下來的反擊戰推回了冬季前的戰線[120]。
反觀這時的德軍則嚴重缺乏石油、冬季裝備和食物,同時也沒有躲避之處,只得在原地駐紮捱過嚴酷的冬季,德軍最後得以擋下蘇聯的反擊行動,但卻遭受了非常沉重的損失。
同時奪下莫斯科也是德軍邁向勝利的關鍵之一,歷史學家之間一直存在爭論的問題是:如果當初巴巴羅薩作戰真的奪下了蘇聯首都,是否會造成蘇聯的徹底垮台?1941年12月美國因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憤而向軸心國宣戰,在這短短6個月內德國的戰略位置便徹底逆轉了,因為德國的軍事生產能力根本無法應付長期的戰爭。
巴巴羅薩作戰的結果對蘇軍和德軍都同樣不利,雖然德軍無法成功的拿下莫斯科,但他們在半年時間內便奪下了蘇聯西部的龐大領土,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國家、以及一大片莫斯科西部的土地在內[121],這相當於500,000平方英哩的土地以及7,500萬名的人民,事實上德國在之後的一、兩年內又繼續奪取了250,000平方英哩的土地,一直要到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庫斯克會戰等戰役後才被擊退。在這些佔領區域裏,反抗德軍統治的游擊隊迅速增長,而德軍也毫不留情的加以鎮壓,德軍也繼續堅守這些土地,在接下來的許多戰役裏雙方又蒙受了更多的損失。
血腥的東線戰役持續了整整4年,因為這場戰爭而死的人數可能永遠無法準確計算,蘇聯軍隊的總陣亡人數大約為870萬左右[122],而平民的死亡人數則依然存在爭議,經常被舉出的數字則高達2,000萬人。德軍的陣亡人數也很難準確計算,最高數字(英語:Rüdiger Overmans)為430萬名德軍和90萬名其他軸心國部隊,這個數字包括了在作戰中陣亡的人數以及遭蘇聯俘虜期間死去的人數在內。
直到1941年12月便有超過240萬的蘇軍人員被德軍俘虜,德國對蘇軍俘虜的處置使得到戰爭結束時總計數百萬的蘇聯俘虜死於寒冷、飢餓、疾病等[123]。史達林則將德國戰俘以及曾經被德軍俘虜的蘇聯士兵都流放至勞動營。少數族群也都被流放至東部的集中營。例子包括了:1941年9月有43.9萬名居住於窩瓦河的德裔人民(以及30萬名來自其他各地區的德裔人民)被集體驅逐至哈薩克;在1944年5月有18.2萬名克里米亞韃靼人被驅逐至烏茲別克;39.3萬車臣人和9.1萬印古什人也在1944年被徹底驅逐至哈薩克。
Other Videos By Kevin仔
Other Statistics
Battlefield 1942 Statistics For Kevin仔
Currently, Kevin仔 has 3,536 views for Battlefield 1942 across 342 videos. His channel uploaded over 3 days worth of Battlefield 1942 videos, making up less than 0.78% of the total overall content on Kevin仔's YouTube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