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 虛擬實境 你扛的住嗎?🤮 | Oculus 誇下豪語要終結動態暈?
VR Virtuial Reality 虛擬實境
這個題材本來我們不想要碰
因為有好多Youtuber已經在做
做得又多又好又專業
一台 VR 幾乎都是一台次世代主機的價錢
這領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涉略的
但是
剛剛好 Oculus 在4月22號有個遊戲展示會
剛剛好 我也有一台最新的 Oculus Quest2
所以就借花獻佛
分享一下我個人的使用感想
內容連結分享:
資工少女李婷婷: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8zk6og4ncIyo8cF7Lr7A
賜兔馬: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s95VO2ARGLfEAqvWCAhiQ
相信每個人都有對某樣東西有莫名的執著
有些人對美食 有些人對名牌 有些人對名車
而我是對新奇的 3C 沒有抵抗力
身為一個打電動長大的小孩
很自然的 處於遊戲界最尖端的 VR
更是從小就對它充滿了憧憬
雖然我不是一直有在追蹤 VR 的動態
但是每隔個幾年 就會手癢想要再次嘗鮮
接下來我不會對 VR
贅述它的開發歷史或是深度規格評測
而是以小白玩家的出發點
單純來分享我個人對VR的感受
首先 VR 的初體驗
大閒者的James投資了Kickstarter
拿到的初代Oculus Rift Development Kit
那是2013年的夏天 我們還年輕
一群人興沖沖的奔去James家
每個人都輪流嘗試了什麼是 VR
那個時候遊戲非常的少
說是遊戲其實也不是遊戲
就是一款模擬雲霄飛車情境
要進入遊戲之前 準備工作不少
頭戴調整 焦距調整
光是要弄到舒服清楚能看 都要花上個五分鐘
接著進入遊戲 當下的感覺是
這是什麼狗屎
畢竟好像只有1280x800
方格明顯 貼圖粗糙
沒有什麼好玩 或是讓人驚艷
主要就是體驗虛擬實境是怎麼一回事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人坐在位置上沒動
但視覺卻接收到迅速移動的信息
大腦就秀斗 產生不協調訊號 導致嚴重動態暈
比一口悶100cc的七十度高粱還猛
三十分鐘 撂倒三個大男人
扣掉五分鐘的準備 實際進入遊戲也就五分鐘
而且這暈眩感是會持續好幾個小時
本來訂好中午的吃到飽大餐也直接取消
全部回家躺平收工
那台Oculus就這樣塵封箱底了
之後的幾年 都沒有再去注意關於VR的新聞
因為覺得他是一個不成熟的科技
直到PS4 Pro在2016年尾發售
索尼大力宣傳 PS VR
宣傳片也確實拍的有模有樣 有聲有色
腦波弱的我就扛了一台 PS4 Pro 加上 PSVR 回家
本以為憑藉 PS4 Pro 的主機硬體
加上又有幾年的時間雕琢
VR應該可以進步到很不錯的境界了吧
但是 還是一個暈
雖然比起3年那個鬼東西好多了
畫面確實是大進步 精緻漂亮了不少
但也只是從70度高粱換成50度高粱而已
而且 PS VR 的連接線 電源線真的爆炸多
要裝要收 都要很大的勇氣
頭戴也沒有比 Oculus Rift 好到哪裡去
也是要調整個三五分鐘才可以找到舒適點
每次真正開始遊玩前都要經過一番糾結
遊戲部分我只記得一款: 直到黎明
因為我玩過這款PS4版遊戲 所以對VR版有共鳴
為了避免讓玩家自己走動造成更嚴重暈眩
遊戲很巧妙的設計讓玩家坐在過山車上
我們只要欣賞風景瞄準射擊還有換彈匣
確實是有效的降低暈眩感
但我還是最多堅持三十分鐘
一定要拿下休息一下
遊戲的玩法雖然很單調
整體個氣氛營造卻非常到位
VR總是可以把恐怖遊戲發揮的淋漓盡致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事前準備太麻煩(接線)
事後感覺太噁心(暈眩)
沒兩個月又是塵封箱底
前兩次對 VR 的經驗都是以失望告終
那為什麼又要買 Oculus Quest 2 呢?
因為我腦波弱
2020年11月份微軟跟索尼次世代主機
雙雙出世 也雙雙缺貨
糾結了五秒鐘
我決定買 Oculus Quest2
因為我想看看最新的VR在經過了三年之後
是不是又可以一次大進步
還有想讓我女兒體驗一下目前最先進的VR
希望他在未來長大之後可以回憶
爸爸當年很潮 買了一台VR讓她體驗
Oculus Quest2 在畫面 手感反饋
整體的體驗上都有很大很大的進步
只是頭戴部分 原廠的配件有點雷
動作不能太大太快 不然會飛出去
而且真的不是這麼舒服
所以我又上網買了副廠的頭戴器
包覆性 舒適度都從經濟艙換到頭等艙的感覺
兩千元有個頭戴器還有收納包
我覺得對得起這個價格
Oculus Quest2 主打的是無線 便攜性
它本身就是一台遊戲主機的概念
遊戲可以安裝在機身內 也可以跑高階遊戲
像是The Walking Dead: Saints & Sinners
但是效果就是閹割再閹割
除非是輕度遊戲玩家 只想要體驗VR
玩玩像是憤怒鳥 Beat Saber這種不吃效能的遊戲
不然還是建議連接PC來跑大作才夠刺激
例如Half-Life Alyx 嗯 不是大作是神作
要用PC跑VR遊戲 最直接就是接一條傳輸線
如果要享受無線連接到 Quest2
需要另外購買軟體 最好還要WIFI6
這邊也不再贅述
如果對 Oculus Quest2 想要更深的研究
推薦資工少女李婷婷
她之前頻道滿多影片 對不同VR設備也滿多介紹
現在好像重開頻道 屬於比較肯投資
會開箱評測一些比較冷門的VR跟配件
另一個推薦賜兔馬
他是針對 Quest2 有許多教學 包含無線的設置
還有怎麼看3D紳士影片
這個就 呵呵呵
如果要找英文的Youtuber就更多更多了
Oculus Quest2 目前是半塵封箱底
新的VR視覺效果 手感回饋 聽覺饗宴
整體體驗有大幅度上升 暈眩感有下降 但不是消除
動態暈眩依然是導致了我不會頻繁的遊玩的主因
目前只會選擇大作或是評價高的遊戲來玩
有些遊戲真的值得吃個暈車藥硬上
當我看完4月22號的首次Oculus遊戲發表會
跟大部分的玩家一樣 其實蠻失望的
整場下來沒有什麼真的很驚豔的遊戲
還花了好多的時間來宣傳RE4
在開始的時候聽到說RE4要上 VR
我就替他捏一把冷汗
因為前面已經有神作Alyx
還有評價很高的Walking Dead
更有為數不少的殭屍恐怖生存系列
在這些強作之後才出生重製的RE4
真的很怕他砸了這IP
主持人在用心介紹
物件 選單 都是可以互動的
例如拿起彈藥 換彈匣 拉保險桿
也可以不用打開選單就切換武器
左腰間是刀 右腰間是槍
講的好像很新穎 好像是一個什麼跨世代的進步
但這些東西... 不就是VR的基本...
移動也是VR遊戲的標配
可以用小蘑菇移動 也可以用選點傳送的方式
接著看下去 就不自覺開始搖頭
說是說保留原味 但是看這個殭屍的動作
被擊倒的動畫 這有點太生硬了吧
最後還強調了跟BOSS的對戰有多刺激多生猛
拜託...
你看看這隻(RE4的)
再看看這隻(免費遊戲Propogation)
我... 唉...
其他遊戲真的也無法引起聊天室的熱情
做為Oculus的首次遊戲發表會
真心覺得太虛太空了
如果你問現在是不是入手 VR 的好時機
我會說這真的很吃個人取向還有天賦
關於動態暈眩
隨著科技進步 我覺得是有改善
但還是不能被根治
除非你萬中選一的練武奇才
有道靈光從天靈蓋噴出來 對動態暈免疫
不然是無法無痛沐浴在VR的世界裡的
除去暈眩的硬傷
VR 確實是新奇有趣
打破了對遊戲的傳統玩法 更能身歷其境
但是強烈建議在購買之前
可以去百貨公司或是找親朋好友借
先測試一下你對VR的抗暈能力
也體驗一下這類遊戲方式是不是真的喜歡
本來要在這裡做結尾
結果4/29又來個新聞
讓 VR 好像有點新突破
大概的內容是在說
因為 VR 最難克服的難關是絕大部分的人
都對動態暈眩很困擾
當然 VR 開發遊戲的團隊
也都必須對這做出折衷的方法
例如像是前面說的 坐在過山車裡面
或是移動的時候用傳送的方式
而Oculus首席技術Jonhn Carmack說
我們要做的是審視物品在我們視界範圍的深度
讓我們在移動的時候 周圍的物件能夠遵循
同真實世界的速度或是慣性 不讓大腦產生混亂
這樣的系統希望可以運用在所有 VR
而不是只有Oculus
如果真的可以大幅度減少動態暈
那VR遊戲發團隊就更可以自在的設計遊戲
不需要考慮暈不暈吐不吐了
這項開發預計要耗時兩年
如果真的能成 那離VR普及化是進了一大步
到時候臉書股價又要漲一波
OK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
如果你剛好在考慮VR
希望這對你有點幫助
有什麼問題 或是對VR有看法
都歡迎在討論區分享
我是Ricopapa 我們下次見
掰掰~
Song "Place On Fire" by Creo
https://youtu.be/B605goq7vL8
licensed under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
Other Videos By 大閒者
Other Statistics
Half-Life: Alyx Statistics For 大閒者
大閒者 presently has 6,567 views for Half-Life: Alyx across 1 video, and less than an hour worth of Half-Life: Alyx videos were uploaded to his channel. This is less than 0.23% of the total video content that 大閒者 has uploaded to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