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傳注一:前言(四)春秋和三傳六

Channel:
Subscribers:
1,110
Published on ● Video Lin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tAe_lwUrQ



Duration: 4:48
26 views
1


《左傳》也有類似說明:
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吳,故不書姓。
同姓不婚,雖是周禮,「猶秉周禮」的魯國也不遵守,各國早不理會了。晉獻公以驪姬爲夫人,晉文公的母親也姓姬,鄭國叔詹公開地說:「晉公子,姬出也。」(僖二十三年《傳》)正如齊國的盧蒲癸娶同宗女爲妻,別人說他:「男女辨姓,子不辟宗,何也?」盧蒲癸答說:「宗不余辟,余獨焉辟之?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宗!」(《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坊記》雖然竊取《論語》和《穀梁傳》,並假託孔子的話來加說明,實是「孟子」之稱,在她爲昭公夫人時便已如此,魯國國君先和宋國通婚,桓公以後,多和齊國通婚,到昭公才和吳國通婚。可能這是第一次和同姓女子通婚,魯又是著名的遵守周禮的國家,才羞羞答答地不敢直稱「吳姬」,改稱「吳孟子」。魯太史寫其「卒」,連「吳」字都去掉,因爲吳爲太伯之後,自然也姓姬,存一「吳」字,還是表明同姓通婚,所以僅寫「孟子卒」。《穀梁傳》這一總結,並沒有多少意義,祇是表明魯國一些人的保守觀念而已。
除此之外,《公羊》、《穀梁》兩《傳》也偶有說得對的。如莊公七年《經》「夜中,星隕(《公羊》作「霣」,同。)如雨」,二《傳》解「如」字便作像字解,和恆星雨天象符合。《左傳》解「如」爲「而」,說成是「與雨偕」,便錯解了。
然而《左傳》以具體史實來說明或者補正以至訂正經文。行文簡勁流暢,自東漢以後更爲盛行,自魏晉以後便壓倒《公羊》、《穀梁》二傳。
最後引日本學者島田翰《古文舊書考春秋經傳集解》(卷子本)一段,補充說明《春秋古經》和《左氏傳》的來由:
據《漢志》,「《春秋古經》十二篇」,「《左氏傳》三十卷」。案:《古經》十二篇者,《左氏》之單《經》,蓋因十二公爲十二篇也。(自注云:《史記吳世家》「余讀《春秋古經》」。《周官小宗伯注》云《古文春秋經》「公即位」爲「公即立」……)而其三十卷者,《左氏》之單卷。(……以《左氏傳》名者,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是也。)顧所謂《春秋左氏傳》者,當分別《春秋》與《左氏傳》而觀之。蓋張蒼所獻,有《經》有《傳》,而孔壁所得,有《傳》無《經》也。……夫始除挾書之律,在惠帝四年;則蒼之獻書,當在此際。而恭王壞孔子壁,則景、武之間也。乃知《春秋經》之出,必在恭王壞孔壁前矣。張蒼生於先秦,曾爲秦御史,主柱下方書。則其所藏《左氏傳》,即先秦舊書,當與孔壁所得無異矣。見《後魏書江式傳》所言,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書體與孔子相類,即前代之古文矣,而可徵也。







Tags:
春秋
左傳
中華書局